公司新聞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資訊 > 公司新聞金融機構如何擁抱強監管
發布者:admin 發布時間:2018-04-24 11:00:04 點擊數:3772 隨著金融業的快速發展與創新,新問題也在不斷滋生,防范和化解系統性風險成為當務之急。展望2018年,強監管仍將是主基調。在強監管下,如何順應時代潮流進行創新發展也成了當下最受關注的問題。對此,北京商報特邀北京市政協委員和人大代表共同探討在強監管下金融機構如何返躬內省,穩中求進,服務實體經濟,擁抱強監管。銀行業:實體經濟需求是強監管下主要動力
北京市政協委員、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 郭田勇
1月23日,郭田勇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強監管的主基調下,實體經濟的需求是銀行業發展的主要推動力量。郭田勇認為,在“一行三會”對全國金融機構的強監管下,銀行業未來的創新重點應該從表外轉向表內,還是要把資金投到實體經濟需要的刀刃上。
郭田勇表示,從2017年金融業的發展情況來看,2018年“強監管”仍是主基調。為了防范發生系統性風險,監管政策的導向也很清晰。即對于前幾年產生的不當創新,要徹底糾正,對銀行等金融機構違規行為要嚴罰,另外對場外如互聯網金融企業也要進行規范。“此前大量的資金,投向了產能過剩的產業、房地產等,通過各類五花八門的手段,投資在表外,在同業,導致資金空轉等一系列問題的滋生。”
“擁抱監管是整個金融業的問題。”郭田勇認為,金融機構未來的創新重點應該從表外轉向表內,不能在大量同業、在表外做理財或資管的產品,還是要回歸本源,一對一地為實體經濟服務,而這種業務也要成為今后的主流。
在他看來,金融機構對于實體經濟的支持主要還是在資金方面。金融業作為供給方,從供給側來講,金融供給的質量和數量將決定實體經濟能否更快更好地發展。“在強監管下,金融行業更要注重對于實體經濟的支持,對于目前的北京來說,也就是要注重對‘四個中心’的支持。”郭田勇表示,北京現在的整體規劃是要打造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四個中心”。而在“四個中心”的建設中,無論是一些研究高科技的科創公司,還是一些設計動漫等的文創公司,對于資金的需求都是實打實的。
第三方支付強監管分三步走
北京市政協委員、拉卡拉支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孫陶然
“互聯網金融的本質依然是金融,所以它的底線已經是金融的底線。”1月24日,北京市政協委員、拉卡拉支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孫陶然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第三方支付是伴隨著電子商務出現的新興行業,強監管是支付行業在發展進程中的必經之路,第三方支付的監管底線已劃定。
孫陶然認為監管對于第三方支付行業實際上分三步走的戰略。第一步劃定底線,第二步允許作為新興事物的第三方支付進行創新,第三步根據創新發展的情況明確細則。“這種監管方式也使我們的支付行業創新不斷,形成了一種良性的循環。與此同時,也使目前我國的移動支付技術在全球處于領先地位。”
“人民銀行采取了很科學的監管方法。”孫陶然回憶道,十年前在第三方支付行業剛剛興起之時,并沒有監管辦法涉及這一領域,而隨著不斷的發展,也引起了央行的重視。后來首個第三方支付監管辦法出臺,確定了一系列如資金池、洗錢等方面的底線,而在底線之上,企業也有一些創新的空間。